新华网:2017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推出阶段性成果
       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17“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2017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暨第十三届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及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究日前在京推出阶段性成果。样本城市名单已在中国中小城市网(www.csmcity.com)公示,目前进入城市数据核实和城市实地调研及案例总结阶段。
  小城镇大战略,引领新发展。特色小镇,虽体量不大,但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是创新发展重要的驱动要素。为此,《2017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主题确定为“特色小镇引领发展新模式”。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绿皮书将从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创新发展、实践操作四个维度全面、系统阐述特色小镇建设。

  中国的特色小镇兴起于浙江,逐渐壮大于长三角,如今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拓展开来,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尤其是住建部公布第一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内各地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目前,福建、重庆、河北、甘肃、安徽、江苏、山东、北京、黑龙江、云南等20多个省市(区)专门出台政策扶持特色小镇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

  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秘书长杨中川表示,为了对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总结,以便推广建设经验,树立发展典型,加快推进各地特色小镇建设,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今年将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从特色小城镇的内涵出发,首先构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水平评估框架研究体系——“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考核方法研究”。该研究体系将作为绿皮书的重要板块对外发布。

  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还将与各省(区、市)特色小城镇建设主管部门加强互动,系统总结、择优收录全国各地打造特色小镇的经验做法并刊发在绿皮书中,全方位展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助力我国特色小镇建设。

  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及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主要通过综合实力、创新创业、新型城镇化质量、投资潜力和“两型”城市指标体系,测评中国中小城市的科学发展水平、创新创业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旨在引导中小城市摒弃唯GDP的发展思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树立不同类别的发展典型,剖析、总结、推广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和创新创业经验,引导中小城市借鉴先进经验、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创新创业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质量。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为了更好的服务国内中小城市,聚合城市、产业、智库、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等优势资源,搭建中小城市投融资合作发展平台——中国中小城市投资联合体。绿皮书将展示部分优秀联合体成员企业在产城融合、园区升级、生态治理、资本市场培育等领域的成功范例。

  截止目前,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已完成十二届,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已完成四届,编辑出版了七部中国中小城市领域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 绿皮书》,主题分别为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2010年)、中小城市统筹城乡发展之路(2011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2012年)、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的路径选择与成功实践(2013年)、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之路(2014年)、中小城市全面发展之路(2015年)和中小城市创新创业之路(2016年)。

  该项课题研究始终坚持学术性、公益性原则,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政府效率等方面入手,强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维度,并与“政府行为规范化指数”“行政审批效率指数”“政治文明程度指数”等共同反映了“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科学发展理念,走在中小城市理论研究最前沿和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实践第一线,引领中小城市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线客服一
在线客服二